24小时服务热线

021-62847111

上海湾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立新村三室一点一中心新建工程地块土壤污染状况初步调查

发布时间:2024-09-03 类型:公司新闻

上海湾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立新村三室一点一中心新建工程地块土壤污染状况初步调查报告

(简本)

1.项目概况

   上海市上海湾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立新村三室一点一中心新建工程地块位于金山区亭卫公路与立翔路交界处东北,东至林地,南至立翔路,西至林地,北至界泾,占地面积为 4383.3m2。目前,项目地块为林地(种植黑松,香樟树,梅树等)。地块使用历史情况主要如下:2002 年之前地块内主要为农田;2002 年后,地块及周边由上海翔茂企业有限公司承租,用于种植树苗。地块原权属人为立新村第二村民小组,土地类别现状为农用地(包括农村道路 111.9 m2 和其他林地 4271.4 m2),后续拟规划为社区级公共服务设施用地(RC),属《土壤环境质量 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36600-2018)中的第一类用地(居住用地(R))。受上海湾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立新经济合作社委托,同纳检测认证集团有限公司于 2022 12 月开始对上海湾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立新村三室一点一中心新建工程地块进行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工作。具体调查结果如下:

2.第一阶段调查情况

   根据前期资料收集与分析、现场踏勘、人员访谈等调查结果可知:地块内2002 年之前一直为农田;2002 年之后地块及地块西侧和东侧地块由上海翔茂企业有限公司承租,种植树苗,目前地块内种植树苗主要为黑松、香樟树、梅树等,地块内不涉及槽罐、固体废物、危险废物和有毒有害物质使用和储存等。地块内无外来填土堆填历史,树苗种植过程中利用地块内原农田土壤翻挖培垄而成。界泾河道疏浚底泥由水务局运至周边指定低洼地填埋,本地块一直种植苗圃,且地势平整,没有进行过疏浚底泥填方。地块内不存在暗浜等不利地质因素。本地块北侧隔界泾河(河宽 3m)为上海翔茂企业有限公司,历史生产橡胶手套制品,涉及“12+3”重点行业企业中的橡胶塑料制品。上海翔茂企业有限公司历史主要分为北侧主厂区(成立于 1995 年)和东北侧扩建车间(分别扩建于 2002年和2008年)两部分。企业于 2015 年实施整体搬迁,且其东北侧扩建车间于 2018 年拆除,地块实施减量化复垦,监测合格,目前已作为耕地使用。相邻地块历史活动可能存在的污染物分析主要如下:1)橡胶手套制备过程工艺废气包括甲苯、二甲苯、二硫化碳、氯乙烯等挥发性有机物(VOC)和邻苯二甲酸二辛酯、芳香烃类等半挥发性有机物(SVOC),可能通过大气沉降、地下径流(渗漏)等方式对本地块造成污染影响;2)原煤不完全燃烧废气含有多环芳烃、氟化物等可能通过大气沉降、地下径流(渗漏)等方式对本地块造成污染影响;3)机油和增塑剂 DOP 等地上储罐设施、原辅料储存或装卸活动历史上如存在泄露等,可能通过地表径流或地下径流(渗漏)等方式对本地块造成污染影响;4)原煤储存和煤渣等固体废物暂存可能通过地表径流或地下径流(渗漏)等方式对本地块造成砷等重金属污染影响。 根据《上海市建设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风险评估、风险管控与修复方案编制、风险管控与修复效果评估工作的补充规定(试行)》(沪环土〔202062 号),存在(6)情况;同时,在项目地块开发建设前,业主方为了解项目地块土壤环境质量安全,为后续土地应用留下背景值,因而进入第二阶段土壤污染状况初步调查。

3.第二阶段工作开展情况

     2022 12 15 ~2023 1 13 日进行第二阶段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工作,主要包括初步调查方案编制、土壤初步采样监测、实验室分析、数据评估与分析、报告编制等,其中土壤钻孔和地下水监测井建井单位委托上海鸿辰环保技术有限公司完成,土壤、地下水样品采集、实验室分析等由同纳检测认证集团有限公司完成。2023 1 月已完成全部土壤污染状况初步调查工作。具体如下:

1)监测点位布设

   本次土壤污染状况初步调查采用专业判断结合系统布点法在地块内共布设3 个土壤监测点位、3 个地下水监测点位,并在地块外布设了 1 个土壤、地下水复合对照点位,土壤钻孔深度为 6m 范围;每个点位至少采集三个土壤样品(表层土壤(0~0.5m)、下层土壤(表层土壤底部~地下水水位以上)及饱和带土壤(地下水位以下)样品);地面高程范围为 2.72~3.1m

2)样品采集及检测

   共采集 13 个土壤样品、3 个土壤质控样品;5 个地下水样品、3 个地下水质控样品。土壤的监测项目为《土壤环境质量 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36600-2018)中的基本项目 45 项和其他项目 19 项(包括重金属和无机物 4 项、挥发性有机物 4 项、半挥发性有机物 10 项、总石油烃 1 项)、特征因子 2 项(氟化物、硫化物),地下水的监测因子与土壤监测因子一致。因地块未来规划用地类型为第一类用地,本项目土壤及地下水监测结果按第一类用地筛选值进行评价。

3)监测结果

   土壤样品的 pH 值范围为 7.4~8.2,基本项目共检出 6 项重金属(砷、镉、铜、铅、汞、镍),5 项挥发性有机物(乙苯、苯乙烯、甲苯、间二甲苯+对二甲苯、邻二甲苯),其他项目共检出 4 项重金属(锑、铍、钴、钒)、1 项半挥发性有机物(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及总石油烃(C10-C40),检出浓度均符合《土壤环境质量 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36600- 2018)中第一类用地筛选值;地块内氟化物检出浓度在《土壤元素的近代分析方法》(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编著)中中国土壤氟化物背景值的 95%置信范围内;硫化物因无数据暂不评价。地下水样品的 pH 值范围为 7.8~8.4,共检出 6 项重金属和无机物(汞、砷、铅、镉、铜、氟化物)、1 项半挥发性有机物(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及总石油烃(C10-C40),检出项目的检出浓度均符合《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2017IV 类标准限值及《上海市建设用地地下水污染风险管控筛选值补充指标》(沪环土〔202062 号附件 5)中第一类用地筛选值;其余项目均未检出。

4.结论和建议

   根据土壤污染状况初步调查结果表明,该项目土壤、地下水监测点位的监测结果均符合相关评价标准,满足《土壤环境质量 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36600-2018)中第一类用地(居住用地(R))及相关评估标准的要求,无需进行下一阶段地块土壤污染状况详细调查和风险评估工作,可作为社区级公共服务设施用地(RC)进行使用。

Copyright © 2021 同纳检测认证集团有限公司 保留所有权利。 沪ICP备2022024350号-1 沪公网安备31010702008432号